西洋湖边 作品

第890章 傣人南下

八月初四,怒江两岸云雨低垂,蝉声隐伏。永昌府外的银河坪上,傣族各部万余人披甲而立,牛角号声与象铃声交错回响于山谷之间。

这是他们的告别仪式——不仅是对故土的告别,更是对过往历史的断章。

召坎哈·苏瓦拉身披金纱象皮战袍,胸前挂着祖传的白象骨牌,目光如炬,站在由三色傣锦织成的高台上。他的身旁,站着五位显赫人物——穿着赭红袈裟的高僧帕拉·维帕坎双手合十,诵念着傣文梵音的《法句经》,音韵随风传出老远。

长矛背后、胸膛裸露的勇士维拉·巴图萨则站在队伍前排,代表战士们行三拜九叩,将插有傣族图腾的长矛重重刺入土地,象征与怒江故土的分别。

笔直立于右侧的主簿阿南塔·达摩拉则负责宣读大迁徙的盟约文书,誓言傣人此去开拓南方新邦,永志不忘祖地,并定期遣使向大理进贡。

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站在祭台中央、身披蓝金羽衣的娜拉·萨里坎——那位兼具神与人的人妖祭司。她赤足立于燃烧香木的火圈中,头戴白象金面具,举起双臂,声音柔中带刚:「从祖先起,我等傣裔守此江山三百年。今水与山不再供养吾民,神谕示我,当乘云南雨季之润,南迁至湄南河畔,寻我族之新日月!」

众人同时伏地高呼:「萨哇迪!(愿安乐)」

娜拉·萨里坎旋转起身,步入火圈,火焰未曾灼其足,她却如入梦行,口中歌起古老的〈离江调〉:「怒江浊,泪眼濛。象铃三响断心声。若问明日归何处?湄水之南立新城。」

召坎哈眼中闪过一抹异光。他看向云雾之中的怒江山口,那里正是他族数百年来往来耕猎的地方。而今,他将带领他们离开这一切。

不为屈服,而是为了重塑傣人之命运。

仪式最后,帕拉·维帕坎走至召坎哈身侧,低声诵道:「若我族真能于湄南建邦,泰,便是我们的国名。此意为自由、为不屈、为离地生根。」

召坎哈点头,向全场高声宣布:「自今而后,吾等将与南掸诸部会师,共赴哈利奔猜与罗涡之地,建我泰人之国。永昌既留吾子守之,我自领主力南征!」

象军列队,鼓声震地。万人齐动,山林为之震颤。

在风雨与神灵的见证下,怒江断歌,傣人启程。

雨季初歇,万物润泽,景栋平原上的稻浪随风翻滚如海。大寨中央,白象铜铸、金纹缠绕的「会鼓」悬于神坛之上,三日三夜未曾止息。这是远征前的召集令——只有在族运兴衰、生死转捩之时,才会擂动的声音。

景栋土司绍帕芒阇耶立于鼓前,身披蓝金丝织袍,头戴孔雀羽冠,手持以祖先骨制成的权杖。他沉着而威严,望向远方通往怒江的山路,眼中藏着期盼与谨慎。

他身旁,将军帕那伽跋已整装待发,铜甲下的肌肉如山,腰佩祖传的弯刀「裂稻影」。他是景栋五百象军与千名掸战士的统帅,声如雷吼:

「大理的傣兄弟已整军南下,只待怒江象队到此,我军便可三路并进,先攻哈利奔猜,再合围罗涡!」

旁侧女祭司南娑婆娑则缓缓走上前,她身穿绯红罗纱神衣,额饰金叶,两手高举洁白稻穗与银砂碗,口诵《象神之约》:「地与水为盟,象与人为一,钟鼓所向,雷声为军,我等当开万里之途,于湄南立神授之国。」

稻香与沈香混合的烟气在她四周缭绕,令大帐中气氛凝重又神秘。

高僧阿阇梨悉梨双目低垂,于竹案上展开一幅细密地绘制的《远征图》:东路渡湄公河者为象兵主力;中军经义屯、攻哈利奔猜;西路由怒江军领先,与大理王军密切呼应。悉梨缓缓言道:「高棉已衰,交趾人鲸吞水真腊,吴哥空有神庙,民心涣散。此乃天命之时,傣人应顺流南行,不是为侵略,而是复兴。」

就在这时,外帐传来象铃大作,信使芒维阇尼风尘仆仆入帐,身背鼓袋,肩挂青铜号角。他单膝跪下,声音急切:「报——怒江军已至澜沧江北岸,象蹄成列百余里!召坎哈亲率两万人马、三百象队,三日内可抵景栋!」

众人闻言皆震,绍帕芒阇耶微微点头,眼神如铁,语气沉稳:「好!既如此,命——」

他高举权杖,鼓声倏然止息,帐外数万人屏息。

「三日后,于景栋南郊大会盟,傣人诸部一统旗号——南征开始!」

随即铜号齐鸣,象群踏地而鸣,号角声与万人呐喊汇成一片滚雷——「泰,将起于此!」

雨季初尽,云开日朗。浩荡象队自北南下,激起千堆尘土,随军旌旗在风中猎猎如浪,彷佛连山林也为之震动。景栋与永昌两军在澜沧江与南汀江交会处的宽阔草原上会师,号称三万傣军与千象并列,一时万人空巷、族人齐集。

率领掸邦诸部的共主芒迦罗,头戴黄金象牙冠、身披金绿战袍,在千名侍从簇拥下缓缓步下象背。他目光深邃,面容坚毅,俨然一位生来为王的统帅。随行的高僧阿阇梨摩尼,白眉如雪,赤足披袈裟,手持菩提法杖,面带慈悲而不失威严,代表宗教界对此次远征的背书。

永昌傣军之主召坎哈·苏瓦拉早已在大帐之前等候,率全军最高层肃立迎接。与他一同出现的,还有女使段婆娑跋与大理国工部御用匠监杨那伽提,两人代表大理王廷携带了大批军资:铜甲、连弩、火油弹、西洋钟摆式测距器与五十辆可拆卸式辎重车辆,象驮驼负,整齐划一,气势非凡。

帐中,三部会师后召开大会盟。会议中,芒迦罗率先起身,举杯向两方盟友:「自从掸地分裂百年,未曾见此万象合势之局。今日,我等既得大理援助,又有象神神谕与诸族同心,便当以一心共赴大业。自此,召坎哈·苏瓦拉为远征副统帅,绍帕芒阇耶为中军元帅,我芒迦罗总帅全军——三路象军,自八百大甸而下,夺哈利奔猜,破罗涡,再立新国,名曰泰!」

这一刻,全帐肃静。

随后高僧摩尼起身,抬手诵道:「愿万象归心,愿远征无灾,愿吾等之举,不为贪土,不为争利,乃为族运、为慈悲、为正义。」

召坎哈与绍帕芒阇耶齐声应下,段婆娑跋笑而不语,目光却深沉如洱海。杨那伽提则捧出一本竹简折页图册,打开说道:「诸位,这是国师慕容复所绘战略路线。大军以象为先锋,辎重以分段之法置于江畔,测距器计算火器投射距离。我们不仅要征服,更要统治、建设,让湄南河见证另一个文明的兴起。」

翌日晨曦,万人列队,象鼓齐鸣,数十面染金太阳纹之旗迎风招展。诸族将领骑象而行,经过象神坛前,由南娑婆娑与阿阇梨摩尼共同洒水祝祷,焚香祭旗。族民数万跪地送行,举掌齐念:「象神在上,天命我傣!」

象群踏浪南行,万里奔途启幕。傣人千年梦,在这一刻从山河故地,跨越江流稻海,扬帆南国,向历史写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