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湖边 作品

第896章 高棉拜火

吴哥城巴戎宫内殿议事厅的大理石柱阴影婆娑,烛火摇曳间,一群身披金缕衣袍、满面风尘的将相正围坐在苏耶跋摩二世脚下。高棉帝国皇帝面色阴沉,双目炯炯如炬,缓缓扫过众人。

「今日,朕不为责备你等,而是要问:我们到底是输给了什么?」

众臣默然。终于,曾率军征交趾的老将毗湿奴跋摩咳了一声:「启禀大王,去年在水真腊——不,是『粤南国』——我们在林邑古道之战首次遭遇那支所谓明国精锐。彼等拥有神火之器,其形如筒,射出之物可穿金裂石,一击崩阵。」

「他们还用黑色石球填入巨罐中,数人齐力点燃,声如霹雳,所过之处焦土一片。我军士卒未及接阵,便已溃散。」

迦耶达罗也补充道:「更可怖的是他们火龙战车,能自动前行,车上机括如弩,还能施放火雨……」

苏耶跋摩二世手指轻叩玉座,未语。

转而看向斯里毗湿奴罗迦与伽那跋摩,他们曾在水真腊为将,与粤南军死战。

「水真腊失守,你们怎说?」

伽那跋摩低头不语,斯里毗湿奴罗迦则慨然道:「那粤南国安南军,不但火器与明国相似,更擅水战。其舰如浮殿,数层高,火炮齐发,船帆能逆风而行,令我高棉海军全无还手之力。」

「他们还懂驭象之术,但战象非同我高棉野象,而是披铁甲、挂火具、足踏铁钉,乃名副其实的神兽。」

皇帝再次沉默。

最后,他转向了坐在最末的阇耶跋摩王子与两位王后因陀黛维、苏摩黛维。他们刚从傣人战线返还,衣甲未解。

「你们又说,傣人……也能驭火?」

阇耶跋摩抱拳道:「启禀父王,是。傣人似得某外国神人传法,今非昔比。此次南下者非边境土司,而是一支受过火器训练之大军,所用火铳形制与明人相似,但多为土制改良,更适合山林作战。」

因陀黛维低声道:「他们的女巫与密教僧人也会施展某种火焰术,在夜战中可引燃干草、沼气,迷惑士卒,说是得了『慕容国师之六脉真火』的神谕。」

苏摩黛维补充:「最惊人者,是他们还懂得制造烟幕与闪光,使军阵混乱,我军几无还击之力。」

殿内顿时一片沉寂。

苏耶跋摩二世缓缓闭上双眼,长叹一声:「天降火神于蛮夷,莫非梵天舍弃高棉,将正法之光另赐他邦?」

毗湿奴跋摩低声答道:「陛下,或许……这‘火’,并非神赐,而是天朝、傣人、交趾之间某种‘术’与‘器’之结合。若我等不能习得其理,便将永堕为人奴矣。」

「那你说,我高棉何去何从?」

殿中忽然一声低语,来自摩诃因达罗:「……若不能问火于诸方,那就夺火于彼族。」

众人震惊抬头。

苏耶跋摩二世的眼神,重新燃起了一丝亮光。他缓缓起身,望向神庙方向:「若神不赐火,朕便夺火于神。」

王城内一片沉沉,唯有西库一角烛火如豆,照见苏耶跋摩二世缓缓踱步于尘封库室之中,身后数名亲卫提灯举火,沉默不语。

这座武库原为王国收纳异域珍宝与缴获兵器之所,堆积如山的象牙、天竺甲胄与占婆宝器蒙着岁月灰尘,泛着铜绿与霉气。但今日,苏耶跋摩不是来赏玩异宝的。

「翻,给朕翻出那件……征舜燕那贱人献上的‘神火管’!」他忽然低声吼道,声音里不带威严,反而透着焦躁。

数名守库老吏面面相觑,终于一名白发者颤声说道:「大王所言之物,去年命归入『蛮贱所献无用之器』,与中原缴获品同归西北库角……请随我来。」

片刻后,他们在一堆覆满麻布与香料包裹中的木箱中,终于翻出一件长约四尺、铁壳包裹、锈迹斑斑的火铳,枪身还残留明军军号的刻痕。

「就是这个……」苏耶跋摩二世伸手拂去灰尘,眼神像看着一件宝物,又像是看着自己过往的愚蠢。他记得当初那个交趾女使臣——征舜燕——在王宫大殿之上对他冷笑说:「高棉若继续骄矜于象军,不学火器,终将如象之老死泥泽。」

他当时不屑一顾,只视她为交趾国君阮文成派来挑衅的小丫头,如今却是打碎自己吴哥大军、收取水真腊、吞噬普利安哥的粤南国女将。

「把这火铳,送去王家工坊,找摩诃因达罗、伽那跋摩与炽天匠房的技师来看,给我拆——一零一地拆,拆出魂来。」

「还有,把朕流放到茶胶、马德望一带的那些摩尼教与拜火教徒找回来,凡识文字、能作图、有机巧之学者,全部登记在册,送入『火殿』听命。」

他转身大步离去,只留一句话回荡在库中:「从今往后,我高棉不再拜象,而拜火。」

三日后,摩诃因达罗将火铳部件仔细拆解,绘图立册,亲自监工造出第一支模仿品。火药配方由释放的拜火教徒提供基础,配以本地硝石、硫磺、木炭进行反覆试验,终于炸出第一声雷鸣。

消息传来,苏耶跋摩二世在象台之上冷笑:「交趾小贱人之物,终为朕所用。」

但他也明白,这不过是漫长救国之路的第一步——要真正火器化,就必须让高棉的军制、训练、思维彻底改变。

而吴哥宫廷之中,已开始有贵族窃窃私语:「王已弃象神,改奉火魔……此非高棉正道。」

吴哥城外的旧象棚被彻底拆除,改建成一座样式混杂中原与印度风格的巨大建筑群——「焚天之殿」,简称「火殿」。

殿中央设有冶铁大炉、火药作坊、射击演场,墙上赫然刻着一行由释出摩尼教徒转译中原铭文:「火者,军之魂也」。

苏耶跋摩二世亲自下诏,任命摩诃因达罗为火殿总监,伽那跋摩负责火铳制作,释放在押的摩尼、拜火异教徒、赛种俘虏等上千人编为「火奴班」,充作工匠、试爆者与搬运苦役。更以征舜燕当年献上的明式军铳为蓝本,制造出名为「吴哥神火」的第一批火器。

但这样突兀又急切的改革,很快在吴哥宫廷内掀起巨大反弹。

王国军方上层中,最不满的当属以毗湿奴跋摩与迦耶达罗为首的象军贵族集团。

「大王疯了吗?」

迦耶达罗在象宫中怒不可遏地拍桌吼道:「我高棉自罗贞陀罗跋摩世袭以象为神兵,二十万象军横行天南,今朝何至于弃象而事火?此乃亵渎!」

「更何况这些火器出自蛮国之手,乃低贱工匠之物,岂可与我象师神威并列?」

此时另一位老象将沈声道:「可如今前线已无象可用。大象畏火,见明军甚至傣人的雷鸣之声自溃,高棉军溃败多因象反噬。我军非改不可。」

「改?那便改军权、改神庙、改国祀,还是?」

一片嘈杂声中,传来内殿号召:王将于象神节当天,亲自率火奴班与神火军,举行首次对象演习,公开试火!

象神节当日,王都百官与贵族齐集象场,欲看苏耶跋摩二世出丑。但火殿精锐却列队整齐,身披中原制式皮甲,手持「吴哥神火」,默然伫立。

而场中五头战象以厚铁铠包身,系红绸、装饰繁盛,由象军骄傲带出。

苏耶跋摩二世身穿轻甲,亲自下令:火殿第一号,雷击起!

只听轰然巨响,火绳枪齐发。未及片刻,五象之中三象已惊恐疯奔,踢踏踩倒象奴与士卒,场面顿时混乱。唯有其中两象锁链拴住未能狂奔。

苏耶跋摩二世高举双手,大声宣告:「汝等可见?象之威,不敌火之声。高棉不革,必灭于雷火之下!」

大殿一片死寂。

此后一年,「火殿制」正式列入高棉军制,王命悉陀婆罗亲掌训练新军,以步兵为主、火器为魂、象军为辅,逐步改编全军。并设「火军十营」,分守各地。

但改革也非一帆风顺。火殿之奴多为异教徒,训练常有斗殴、自爆、潜逃;象军世族怀恨在心,于西北方边陲起兵叛变;宫廷诸王之中,苏摩黛维甚至密使孟苏瓦部族,希望合力复仇……

苏耶跋摩二世在深夜阅报时沉声道:「朕非以火为神,而是知天命不容古道。若高棉再无胆应变,只能成为天朝与南蛮角力间的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