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湖边 作品

第920章 温屿启门

永乐十二年五月初五,辰时未尽,北冥海雾渐散,寒浪轻拍如丝。大明北冥海军舰队,自阿留申岛链安格雷奇峡湾启航,沿北具芦洲西岸山脉南行,浮冰稀疏,天光乍现,碧海与雪峰交错如画。

沧海龙吟号领衔破浪,舰体如铁城,嘶鸣如龙,铁舷破水而行,惊飞白鸥万点。副舰长叶承灏于舰桥高处持铜镜观测,目光一凛,指远处两山之间雾缝:」南岸峡口有异,疑为深湾。」

王大虎登桥,身披藏蓝军氅,腰佩佩剑,脚踏稳健,目视远海,沉声言:」阿拉斯加秘港已固,鲸猎传北疆。今南巡新陆,或可觅宝地,开海权新门。」

副司令周蒙花站于蒸汽炉侧,察锅炉气压九十五磅,厚钢强焰,火势不减。她微笑道:」马鞍山钢骨,争气侯之炉心,若遇温海气候,可撑至全速,破浪七节无惧。」

她目向前舰飞鹰号,挥旗示意探路,电铃三响,飞鹰号转舵南行,舰尾留长烟如蛇。

舰桥内,学生舰官陈志和据叶承灏口令摊开《北冥地图修录》,笔录海流与水深:」温屿东岸峡湾,北口宽百丈,南口稍阔,水深六十至八十丈,潮缓无涡,适大舰泊锚。」

此时,站于舰首的向导阿塔,披狐皮披风,鼻梁高耸,双瞳如雪松之灰。他望着前方山间雾带,低声道:」老祖言,此地名‘温湾’,草木繁盛,野牛不惧人,圣鱼栖于水中,火鸟来时,将开人与海之盟。」

舰桥默然。远处雾中,一条峡湾自雪山间蜿蜒而出,曲折幽深,两侧松林密布,鸟声隐约。海水映着晨曦微光,银鳞粼粼。叶承灏当机立断,命:」三节慢进,罗盘领航,刺灯照礁,入湾探深。」

探灯如白剑,刺破氤氲。舰队列成箭形缓入峡湾,沧海龙吟号于前,追风号与黑鲨号于两翼警戒。舰尾升旗,高悬「大明北冥海军」字样,红底黄纹,猎猎生风。

峡湾内,海水沉静如墨,水深测得七十五丈,为天然良港。雾中传来海兽之声,疑鲸群洄游。岸边草原渐展,林间可见数十头野牛成群,缓步不惊。周蒙花惊叹:」气候之温润,竟如江南初春。」

王大虎站于舰首,目光如炬,朗声言:」此湾宜筑堡垒,为北冥南门,建灯塔、设船坞、储煤火、设商站,开大明极海新锁钥。」

午后,舰队泊锚于峡湾东岸。周蒙花踏出登陆艇,首登温湾平原之地,蹲身捻草土,抬眼望向雪山与海。

她低声喃喃道:」这里不是世界尽头,而是新时代的起点。」

篝火升起,旗帜高悬,大明旗影映于峡湾水面。温湾,初被命名为:「启门港」——大明北冥海权南门,开启新陆与东土之门。

五月初八,午时正阳,飞鹰号返航报信,言前方峡湾北口仅百丈宽,峡壁如削,两侧雪峰嶙峋,云雾缥缈。沧海龙吟号缓速挺进,螺旋桨激起寒浪,舰身轻震,峡壁回音如雷,隆隆不绝。

湾内海水幽蓝如镜,水深八十丈,鲸鱼浮跃喷泉,海豹逐浪嬉戏。副司令周蒙花亲督工匠于锅炉室外管加热,气压稳定维持九十磅,眉眼沉定:」峡湾狭长,风少浪平,气流稳定,适主力舰停泊,为天然之军港。」

舰队深入十余里后,峡湾蓦然宽阔,呈一掌形内湾,怀抱一片五十里方圆之小平原。此地气候明显暖于阿拉斯加,草木苍翠,溪流纵横,泉声潺潺。牛群成群结队,啃草安然,体大如犍,毛厚而顺,竟全无惧人之意。

站于舰首的向导阿塔忽惊呼出声:」傻牛!老祖言,此牛无畏,人近不惊,肉脂丰厚,易猎管饱!」

王大虎登上舰首,望向峡口、山脉与草原,沉思片刻,断然发号施令:」此地天赐!北口窄狭,可建炮台锁峡;南口通海,可出可守。平原沃野,气候宜人,牛群为粮。此处,当为我北冥海军新门户!」

飞鹰号奉命再测峡口,学生舰官笔录于《北冥开拓记》:北入口宽百丈,南入口二百丈,峡口可建火炮二十门,铺设铁轨运弹,火力覆盖全湾,射程五百丈,封锁效率九成以上。

叶承灏率领登陆艇,携二十军士与十名工匠登岸勘查。军士试猎傻牛,燧发枪一响,牛群仅慢跑数步,竟不逃散。一牛得之,重近千斤,肉质鲜嫩,脂香盈鼻。军士割肉炙烤,半时即熟,众人皆称」肥而不腻、甘而不柴」。

学生舰官笔录:傻牛猎捕效率十倍于鲸猎,若行圈养,年产万吨,可供万人越冬。叶承灏大笑:」若北疆屯军十万,靠此一地足矣!」

五月初九,舰队泊平原北岸,沧海龙吟号舰影如山,浓烟直上,映雪成虹。月明号与遗珠号列阵护卫,炮口外指,飞鹰号前出探南峡口。

舰桥击鼓三通,桅杆高悬锦帛军旗,上书:「大明北冥镇海军」——金线织纹,日在其中,旗幡猎猎,映照海湾青碧。

岸边,叶承灏踏查水源,忽发现一块摩崖石刻,湿苔已退,图纹历历。石面镌刻简陋图腾,一为鲸,一为牛,其下似舟桨之纹。阿塔眉头紧皱,低语:」此为海人遗印。老祖相传,温湾乃猎场,牛为食,鲸为神,海人久居于此,后迁深山,留此为圣地。」

王大虎登岸察看良久,轻抚岩刻,沉声道:」此湾北入口可设三层炮堡,南口筑灯塔引航,中央平原可建屯堡百座。若得海人之助,渔牧并兴。此地——温屿宝地,当为我北冥新门!」

周蒙花点首,当即命工匠测土取样,拟建木港与炭仓。初步规划如下:港区设补给站一座,贮煤三兆斤、牛肉干千斤。平原东段拟划圈养区,实验傻牛驯化。南口安放浮标与信号镜,通夜可辨。峡口两侧择地设计炮台,总部署二十门火炮,并配载雷管与信号弩。

晚时,周蒙花携阿塔再察石刻,见鲸与牛图并列,一长一短,似颂其恩惠,底纹如波,水纹连连。她轻声道:」若真有海人遗族,此图或为邀盟之印。牛给食,鲸为神。若结新盟,将为北疆万世之利。」

学生舰官最末笔录于《宝地图志》:「温屿宝地,峡湾两口可控,平原五十里,气候温润,傻牛成群,肉产万吨。港通新陆,战略价值,倍于阿拉斯加。」

北冥舰队鼓角齐鸣,晨雾中,沧海龙吟号发汽笛三声,声震海天。远鲸再跃,鳍拍浪花万斛,似贺大明初立新门——极海之外,温屿之门,已启。

五月廿九,午时。雾气渐散,阳光映照菲沙河谷,草木摇曳,水光潋灩。沧海龙吟号泊定于河口内侧,铁锚深落泥底,舰身稳如山岳。舰队列阵环守,飞鹰号绕河两岸巡航,遗珠号与月明号伫于中流,似卫星拱月,警戒四方。舰桥之上,北冥海军司令王大虎立于测风台前,披藏蓝军氅,目光沉稳如山,遥望远方烟柱升腾,似见一线曙光贯穿新陆。

「河道平顺,气候和煦,牛群不散,鱼货丰盈。」他语声低沉如雷,「可试与土人交易,先以牛肉鱼干换兽皮与盐,再寻其语法,立贸易之桥。」

周蒙花闻言,立于其侧,手中气压笔记簿密密麻麻。她以改良温海锅炉为傲,今试航表现良好,心中自喜,淡然道:「夏日运行不减速,若建补给点,北冥舰队可南巡千里,无需补煤。」

叶承灏率先登岸。选士兵二十,披甲持枪,并携通译阿塔,缓步沿南岸林道向烟气处前行。林木葱郁,鸟鸣啾啾,牛群偶尔穿林而过,见人亦不惊。远处木屋隐现,部落依丘筑居,屋顶铺草,门前悬鱼。萨什利人身披兽皮,体格魁梧,见军士列队,惊疑交加。妇女引幼儿退后,壮丁持木矛守门。

叶承灏止步于五丈之外,举手示意无恶意。阿塔前进,以夹杂伊捷尔缅语与手势与部落首领对话。土人言语似水潺潺,阿塔频频回头,低声向叶承灏道:「他说……你们来自火船,带海中巨声与铁兽,问是否愿换鱼换肉。」

叶承灏笑,命士兵取牛干肉与陶罐鱼酱,置于地上。部落首领犹疑片刻,复令少年持一整张黑熊皮与数罐海盐送来,摆于对面。双方互视片刻,忽见首领展颜微笑,以鱼骨刀割牛肉尝之,大喜。部落老者擂鼓一声,儿童雀跃,妇女出屋炊煮,竟邀军士共食。

军士未饮水而饮鱼汤,未举枪而赠干肉,贸易初成。叶承灏取笔记记曰:金砂河谷萨什利部落,居平原百里,风俗和顺,初交贸易,鱼皮盐货可通行。若筑贸站,可换海盐万斤,兽皮万张,供舰队所需。

王大虎阅报,大喜道:「既通人情,便可设站。命周蒙花筹建浮码头,贮煤千吨,干肉百担。命飞鹰号北巡,探上游之地,若河可通,则北冥极海贸路可达内陆!」

夕阳西下,河面金光灿烂,舰队汽笛再鸣,余音绕谷。沧海龙吟号桅杆之上,风猎军旗,「大明北冥镇海军」六字猎猎作响,如铁画银钩,划破新世纪之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