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疯狂的念头被提出后,随后就像是快速传播的瘟疫般在远征军的大脑,指挥层开始蔓延。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疯狂的决定,即便是率先提出此事的埃里希也只是将其抛出后就不做声响,但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却在军官阶层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如果忽略其他的因素,这无疑是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夺回拉格斯的办法。
帝国军队规模比联盟大,又是边境军中精锐,再料敌从宽也不会在真正碰过之前,觉得自己比联盟弱。
以有心算无心,袭杀联盟部队,挑起火并,也不求将其歼灭俘虏,只要将对方从拉格斯驱逐,随后帝国远征军就能控制此城,然后逼着拉格斯人出来站台收回声明,咬死了他们是接受帝国的保护......
首席幕府设在佐拉克,麾下直领重兵数万,更有规模庞大的行省军团散在地方,联盟人虽然驻军卡伦堡,其精锐善战近些年来也算天下闻名,但要说真的拉开架势和帝国开战概率极低。
巴巴托斯率领的这支联盟军,若是丢掉了拉格斯,就成了一支孤军,陷在帝国控制区里,他们只谋驱逐联盟势力,不为绞杀,那么就还有回旋余地......
呼吸变得沉重起来,思想逐渐滑向了一个危险的大坑中。
联盟继承了南方两个王国的法理,但却并未和帝国正式签订过什么盟约,互相之间的关系还不如艾尔去帮了矮人一把后联盟和群山王国的友善。
严格来说,双方现在在边境亲王领这一块,还是不挑明的竞争对手关系。
现在绿皮退兵之后,道义上的合作、盟友关系倒也不在......反正,理由再多,也不掩盖这是一场很不光鲜的偷袭。
但一旦成功,或者说如果不去这么做,任由势态这样发展,那么结果就是远征军不能接受的。
不做必输,拼一把,如果能有效,反而或有“奇功”!
军官们已经开始“理智讨论”战术规划、之后对内对外的安排了,毕竟这是一场独走,往小了说是擅自行动,往大了说,那可是挑起边衅,妄开战端的弥天大罪。
还有不少人在犹豫,如果单就拉格斯人不听话,他们很干脆的就能动手,但对面毕竟是一个秩序盟国,近些年来威望日隆,领军的还是联盟国王的女儿,未正式敌对的情况下,在对方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去偷袭,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极其不光彩的事。
最后还是埃里希用一番说辞让同僚们下定了决心———拉格斯绝对不能丢!就算我们不占,也不能落到联盟手里!
“胜利就是一切,胜利者不受谴责———统帅阁下出征之时,声势何等显赫,一经挫败,各位也大致能看到、猜到后面吧!”
“开扩边境是国家注重的首策,我等军人,身负使命南下,未尽全功,如果再给联盟人可乘之机,使我国家利益遭损,边境之事横添变数.......前时之败,我等已为国家所疑,若是再出纰漏,难道各位就有信心能不受诘责吗?!”
埃里希有意的把远征军的军官都拉到自身立场来说话,让他们代入一个败军之将同时还负有极大失职的视角去想一下,和前途,未来比起来,当下的荣耀、波折到底孰轻孰重。
他见到同僚们已有松动,便趁热打铁道:
“联盟人部队只有我们半数,他们长途奔袭,又才和绿皮交锋,必然实力有损,我们只求驱逐,他们定不会和我们死硬到底,见势不妙定然会先行退却保全自身,周边都是我们的势力,他们一退,失去了立足之地就只有撤军返回一途。”
“木已成舟,首席也会全力支持我们,若是放任联盟势力渗透马托卡、东部,将来帝国在此地多有掣肘之处,各位可想过后果?我们这次行动,是为国家、为首席,也为我们自身挽回大局!各位如果再犹豫,等到联盟那边的消息发回,卡伦堡向拉格斯派来援兵,一切可就都晚了!”
“干吧!”
埃里希掷地有声的鼓动到。
他说的确实有理。
哪怕就是白跑一趟,远征军也没什么,但关键是功劳被对手抢了去,还让对方成功的在封锁背后打开了一个投放力量的缺口,那就万万不能接受,如果什么都不做,灰溜溜的撤军,和兵败无疑。
什么都不做也是犯错,那么事到如今,只有冒险拼上一把了。
只要成功驱逐了联盟的势力,那么在冲突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首席也只会支持他们。
奥古斯汀要为国家开扩边境,没有限制住联盟的影响,导致对方控制了西南部,分割了半个西边境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失误了,自然不会允许联盟的影响力更进一步朝东边发展。
在这点上,他们的利益十分一致的。
“干吧!”
随着第一个符合埃里希的同僚狠下心来一点头,目光灼灼的环伺周围。
煽动完成的埃里希紧绷着的身子微微颤了颤,他的手脚心如今都已经湿润了。
“这两天来士兵多次闹事,对拉格斯和联盟人多有怨气,军心可用,大家现在去‘安抚’士兵,以操练为名重整部队,准备中午用餐之时,夺取城门,进攻联盟军营!”
“我们控制住城墙,居高临下,联盟就只有攻城或是撤军可选,无论如何,优势都在我们这边。”
毕竟也是精锐之师,火并联盟此举冒了很大风险,军官们自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很快就将部队完成从驻军状态转向准战斗序列的整顿。
因为这两天都发生过闹事的情况,不管是联盟还是拉格斯人都没有对此产生什么怀疑,只以为帝国方面是为军纪考虑而进行整顿,拉格斯入盟已成定居,没人想过帝国人会在这个时候开战———因为联盟军队的高强纪律性,军事独走这种事从未发生过,他们对此也就缺乏警惕。
艾尔一般是直接把权柄下放给统帅,许给其极高的自主性,一切都是授了权的,也就不存在“独走”的问题。
而不管是不是他的子嗣,统军治政的部下也从来不会在国家利益的大局上面,首先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决定,然后再为自己的独走找“合理”论据。
很快,寒日当空,城内外都已飘起了炊烟。
在军官们的要求下,远征军延后了用午饭的时间,让士兵们饥饿难耐,又闻着隔壁营地飘来的香气,更加难受。
随后,炊事放食,在军官们的暗中影响下,这次不仅质量极其一般,而且连分量也有所不足,许多士兵只能分到和早餐等量甚至更少一些的食物,于是才被压下去的不满情绪又迅速在营地中蔓延开来。
这时候埃里希等人的谋划就起了作用,他们先放任士兵群聚,各种发着牢骚,眼看又有要闹事的迹象———这次因为指挥官们都在,而且专门和士兵一起用餐,看起来待遇也只比普通的士兵好上一点,所以暂时还没有到兵变的程度。
之后帝国人就又以因待遇问题,部队情绪不稳,要封闭军营整顿纪律为由,将除了本部以外的人手,主要是拉格斯人派来的雇员要么限制在军营中,要么驱回城内。
因为畏惧得罪帝国,拉格斯人对此也不敢多说什么,只略微疑惑联盟那边已经分享了库存,为什么到中午还会因为“待遇”问题出现骚动?
但也仅限于疑惑了。
因为早上的事情,有联盟的士兵被闹事的帝国士兵当做拉格斯人一起扣押,双方关系有所冷淡,所以联盟并没有在帝国那边安排人手,因为才达成协议,帝国人还没走,巴巴托斯也没有立刻要求接管城防,这就给了帝国人可乘之机。
他们先挑选一些精干可信的士卒打着各种名义进入城内,以营地不足、天冷地冻多有病患者为名,将士兵聚集在靠近城门的地方安置,随后等到城外信号发出,他们就可以火速夺取城门,将拉格斯卫兵缴械俘虏,用保护了城市的防御设施转过来对付他们的拯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