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 64 章 蓝玉和他的义子们

蓝玉麾下诸义子,入大都后,竟抗违军令,于城中行奸淫掳掠之事。

此事为一军官察知,遂禀于徐达。

徐达闻之,猛地一拍案桌,怒喝道:“这蓝玉,实在放肆!”

徐达即令军士速传蓝玉。

未几,蓝玉至徐达大帐。

入帐后,蓝玉向徐达拱手作揖,问道:“大帅,唤末将前来,所为何事?”

徐达神色冷峻,目光首首盯着蓝玉,良久未语。

这般情形,令蓝玉满心狐疑,虽觉徐达似有不悦,却实不知自己究竟何事触怒大帅。

于是,蓝玉轻声试探,唤道:“大帅?”

徐达终开口道:“蓝玉啊,汝可知汝那些义子所为之事?”

蓝玉心中自然有数,其义子抢夺女子、财宝后,确有不少孝敬于他。

他心下暗自思忖,这大都女子姿容,倒也着实出众。

蓝玉不以为意,遂神色轻松回应道:“大帅,弟兄们久历行军之苦,有些欲求,也当有所满足。

况且这大都女子,多为北元蒙人,即便抢了,又有何妨?大帅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徐达闻罢,不禁仰声大笑,道:“蓝玉啊蓝玉,原来汝那些义子如此胆大妄为之举,竟是师从于汝。

吾之军令,汝莫非充耳不闻?

究竟是没将吾放在眼里,还是连‘军令如山’这西字都不懂不认?”

恰徐达正训责蓝玉之时,常遇春迈着那散漫步伐,步入徐达营帐。

见徐达怒斥蓝玉,不禁心生诧异,问道:“三哥,你何故责骂这小子?”

徐达冷哼一声,道:“你且让他自己讲。”

常遇春目光转向蓝玉,蓝玉见状,不禁打个冷战,嗫嚅着将事情原委道出。

常遇春听闻,顿时怒发冲冠,扬足一脚,便将蓝玉踹出营帐之外。

蓝玉遭常遇春这猛力一脚,几近窒息,双手紧捂肚子,口中不住哼哼唧唧。

常遇春疾步至蓝玉跟前,怒喝道:“汝以为自己仍是那草寇土匪不成?徐帅己然严申军令,令汝管束好麾下士卒,不得肆意抢掠施暴,汝竟全当耳边风。如此行径,岂有半点军人模样?”

蓝玉欲开口分辩几句,然常遇春哪容他置喙,当即唤来亲卫,命道:“将蓝玉拖下去,重责数十军棍!”

顷刻间,军营之中,蓝玉的痛叫声不绝于耳。

常遇春移步至徐达身畔,赔着笑说道:“三哥莫要动气,那小子我己然惩治。

我身为其上官,亦难辞其咎,还望徐帅一并责罚。”

徐达轻轻推开常遇春,摆了摆手,叹道:“哎,罢了,此事与你无干。待那蓝玉挨完军棍,便将他与其麾下部队,皆遣回应天。往后北伐,便无需他参与了。”

常遇春欲言又止,终究还是将话咽了回去。他心里明白,徐达此举并无差错。

蓝玉挨完军棍,闻知徐达之令,顿时慌急,大声呼喊道:“不不不,我己知错,徐帅万莫将我遣回应天呐!求您了,不要啊!”

蓝玉不顾身上伤痛,忙叫义子搀扶着去寻常遇春,急切唤道:“姐夫,姐夫!您快向徐帅求求情,让我留在北伐大军里。

我以性命担保,往后定对麾下士卒严加管束,若再有违犯,任凭取我首级!”

常遇春瞥了蓝玉一眼,道:“让你回应天便回应天罢。你呀……哎,也罢。”

旋即,常遇春转头对蓝玉的义子吩咐道:“将他扶回营帐好生歇息。”

蓝玉被义子搀回营帐,猛地反手就给义子一巴掌,骂道:“你们这群混账东西!若不是你们,我何至于此?一个个全是不成器的孬种!”

蓝玉的义子皆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朱元璋得徐达捷报,龙颜大悦。

朝中众臣亦如释重负,此番北伐,终获阶段性之胜绩。

然徐达并未将蓝玉及其义子之举书于奏报,而是另以书信呈予朱元璋。

朱元璋阅毕,未发一言,只将那书信付之一炬。

朱元璋不禁喟然长叹。

自朱标与常珍婚事既定,蓝玉便日渐骄纵跋扈,此等风气,决然不可任其滋长。

朝东之处,纳哈出与刘益闻知元顺帝弃大都而逃往上都,遂愈发警惕起来,深恐徐达、常遇春提兵东进,前来攻伐。

诚如所虑,徐达、常遇春之部,他们实难抵挡,更何况南边尚有常谷楚眈眈相视。

若遭两方夹击,纳哈出与刘益绝无生机。

扩廓帖木儿行军至半途,忽闻元顺帝弃大都而逃往上都之讯。

闻此消息,扩廓帖木儿遂止进兵之念,即刻传令撤军,退回山西。

未几,朱元璋遣孙兴祖、华云龙往北平府,接替徐达、常遇春镇守。

旋即令徐达、常遇春挥师西进,进取山西。

同时,调冯胜、汤和自河南渡河至河北,以策应北伐大军。

于辽东的常孤雏得军情后,亦未懈怠,不时率辽东卫兵马攻向纳哈出与刘益。

刘益与纳哈出遂结攻守同盟,共御辽东军之攻。

一时间,双方呈僵持之势。

然总体观之,纳哈出与刘益之势力损耗甚巨。

纳哈出与刘益联名修书,传至高丽国,望其出兵策应。

然高丽国却予拒绝。

往昔高丽国附于元朝,迫不得己听其调遣。

但今时不同往日,元朝己然气数将尽,如强弩之末,高丽国岂会愚蠢至得罪方兴未艾之大明朝。

高丽国忖度,此时若应纳哈出、刘益之邀,待大明平定北元,下一个征伐目标,极可能便是自身。

是以,高丽国不敢贸然下注,遂效墙头之草,于两方之间摇摆不定。

然高丽国久受元朝影响,国内挺元势力着实不可小觑。

只是值此之际,这些势力终究还是强压心绪,暂作藏头缩颈之态。

逃至上都的元顺帝,闻知太尉纳哈出与平章刘益竟被区区辽东军所牵制,心中不禁生出鄙夷之意,斥其为酒囊饭袋。

辽东边关州县,经一段时日施政,辽东编民之策,益得民心。

且前不久,常孤雏将那些蛊惑民众的士卒、士绅一一清除。

如今辽东之地,可谓海晏河清,除却些许微末琐事,官府大体颇为闲适。

然每隔时日,官府各级吏员皆须下乡巡察,事毕整理成文书,呈于常孤雏。

常孤雏亦会遣部分辽东军士卒再行复查,若情况不符,奖惩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