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奴望向常孤雏,问道:“那个自称是我兄长之人呢?他既言与我久未谋面,缘何不与我作别?”
常孤雏答曰:“他道自己事务繁忙。”
观音奴对此倒也未甚在意,只对常孤雏道:“今日下值之后,能否来我处一趟?”
常孤雏问道:“可是有何事?”
观音奴答曰:“我近日新学几样菜肴,欲做与你品尝。”
常孤雏婉拒道:“今日便不去了,吾此处尚有诸多公务缠身,改日吧。待他日得闲,我自会去看望你。”
观音奴闻之,面露失落之色,然仍乖巧点头,旋即在丫鬟陪伴下归家而去。
观音奴离去后,刘三向常孤雏言道:“将军,此女子对你可谓情深意笃。现今府衙事务,似也并非繁忙至极,将军何不顺去吃顿饭呢?”
常孤雏瞥了刘三一眼,道:“怎的,你意思是自己闲得很?莫若你去吃这顿饭?”
刘三尴尬讪笑几声,道:“嘿嘿,将军莫恼,是小的多言了。”
次日,常孤雏即率刘三与一队亲卫,往各处查访而去。
辽东各处官道,皆需修葺。
常孤雏虽己向朝廷奏请资金,然尚未得复。
常孤雏料想,户部恐不会轻易拨发款项。
如今既孔家门下诸商贾愿出资相助,不加以利用,岂不白白错失良机。
待常孤雏查访归来,蓝玉呈予常孤雏两封书信,其一乃朱标所寄,另一则为徐妙云所书。
朱标信中,除日常问候语外,还提及让常孤雏寄些棒棒糖回予他。
言及己应允常茂,若不践诺,恐常茂会嫌弃他这个姐夫。
常孤雏对此颇感无奈,却仍自系统商城中兑得一包棒棒糖,着人送往应天。
至于徐妙云那封书信,字里行间颇多娇嗔之意。
须知徐妙云向来知书达理,甚少如此。
然于常孤雏面前则是例外。
信中处处暗示常孤雏,她亦想要一套化妆品。
常孤雏倒也大方,旋即兑换一套化妆品,遣人送往应天。
常孤雏转念一想,先前送予母亲与大妹的化妆品,估摸着也将告罄,遂又兑换两套,再遣人送往应天。
闲来无事,常孤雏躺于摇椅之上,心神沉入系统商城,翻看着商品列表。
须臾,常孤雏瞧见了蛋鸡与肉鸡的小鸡仔。
常孤雏心中忽生一计。
现今辽东百姓生活虽渐有起色,然仍堪称困苦,平日里欲食些肉食亦非易事。
常孤雏忖度,莫若推广肉鸡与蛋鸡养殖场,为辽东百姓增一获取肉与蛋白质之途径。
念及此,常孤雏便兑换了一批肉鸡鸡仔与蛋鸡鸡仔。
常孤雏传召辽东诸商社,令其出资修建养殖场,而他这边则承诺提供鸡仔。
系统所出之这些鸡仔,体质健壮非常,鲜少染病受灾。
辽东诸商社,素以常孤雏之令为尊,旋即雷厉风行,建起诸多养殖场。
未几,常孤雏依各养殖场规模,分予鸡仔,并嘱其用心养殖。
除此以外,常孤雏时常率麾下众人,往辽东各处巡视土地。
现今辽东虽大力鼓励开荒之举,然亦需寻觅出优质之地,以作产粮之区。
终了,常孤雏于金州、海州及盖州,圈定若干区域,以为粮食产区。
为此故,常孤雏复自系统商城之中,兑得经系统改良之玉米种子、杂交水稻种子,及五常大米种子。
此举,耗去常孤雏诸多文韬武略点数。
待这些粮食基地圈定毕,常孤雏颁行政令,广募农户前往此数处粮食基地种植粮食,许以优厚待遇,诸事政策皆有所偏向。
辽东百姓闻此政令,竞相报名。
须知,常孤雏所颁官府政策,每一项皆待遇优渥。
辽东百姓素对常孤雏深信不疑,故而报名之时,热情高涨。
一番遴选过后,此几处粮食基地所需农户皆己选定。
常孤雏将种植之法、注意事项等编纂成书,遣人向这些农户传授相关知识。
至于肥料,乃将农家肥与常孤雏自商城兑换之多种化肥配合施用。
山东之地士绅豪族,闻辽东大张旗鼓兴办粮食基地,皆不以为意,料想辽东那苦寒之地,能产出多少粮食,实乃令人哂笑。
于应天,朱元璋手持一沓沓奏报,观之眉头紧皱。
对于常孤雏在辽东兴办粮食基地之计划,他颇不看好。
自古迄今,产粮丰饶之地,多在湖广与江南,北方与辽东,向来罕有粮食富足产出。
然朱元璋并未置喙,他亦欲观常孤雏究竟能做出何等成绩。反正辽东之地贫瘠困苦,只要不苛待百姓,便由着常孤雏去行事。
岁末己至,年关将近,常孤雏亦当回京述职。其将辽东诸事妥善安排妥当,旋即率刘三等一众亲卫,自辽东启程,奔赴应天。
蓝玉并未一同返京,依蓝玉之意,其欲于辽东多加历练。
常孤雏亦未多言,遂留蓝玉于辽东,而后与刘益一道往应天而去。
观音奴闻常孤雏离辽东,策马追行一路。
待其纵马赶上常孤雏之车架,旋于前方将其截停。
刘三勒住马车,向车厢内禀道:“将军。”
常孤雏掀开车帘,探首望去,却见是观音奴。
常孤雏问观音奴道:“汝此举何为?”
观音奴凝睇常孤雏,眼圈微泛红晕,说道:“我亦欲随你往应天去。”
常孤雏道:“吾此去乃回京述职,非是游山玩水,汝随我去有何益?速回。”
观音奴执意不从,竟将马停于路中。
常孤雏遂下令,着两名亲卫将观音奴强行押回。观音奴奋力挣扎一阵,终是无力抗衡,被遣返盖州。
待常孤雏抵应天,于家中休憩数日,旋即至元旦朝会之期。
此元旦朝会,仪程繁琐且乏味,常孤雏数次几欲瞌睡。
然朝会既毕,常孤雏便被朱元璋宣至乾清宫。
未几,常遇春阖家、徐达阖家,连同汤和等众人,皆被邀至乾清宫。朱元璋于此设下家宴。
临安公主见着常孤雏,遂释宫女之手,趋至常孤雏身畔,执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