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李渊得到的消息来看,大汉的进攻方向很有可能是河东地区。
黄河南岸,洛阳正在不断的从中原调拨大量的粮食运到董卓那里。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华阴积累如此之多的粮食,李渊实在难以相信这仅仅是为了攻打叛军。
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并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绝非易事。
然而,若是非得从众多选项中挑选出一个主攻方向的话,毫无疑问,河东地区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这是因为河东地区刚刚被李渊占领才仅仅一年而已,当地民众的人心尚未完全归附于他。
更重要的是,朝廷了解到,李渊在河东地区不仅大肆杀戮,还强行抽调了十万青壮劳力,这无疑让河东地区的人们对他充满了怨恨和不满。
尽管目前河东地区暂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公然反抗李渊,但他们内心深处的反抗情绪肯定是异常强烈的。
朝廷都是这般想的。
可以想象,当朝廷的大军压境时,河东地区的人们必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到那个时候,肯定会有一些地方豪强站出来响应大汉军队,共同对抗李渊。
此外,河东地区乃是富庶之地,其财富和资源之丰富,远远超过了上党郡、太原郡以及雁门郡这三个郡的总和。
在朝廷的眼中,河东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成功拿下河东郡,李渊将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因为他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钱粮来供养他麾下那多达二十多万的庞大兵马。
最后,选择进攻河东还有一个显著的好处,那就是便于调兵遣将。
按照朝廷的战略规划,一旦成功剿灭凉州的叛军,关中地区的四万精锐大军便能够腾出手来。
再加上董卓手中的一万大军以及洛阳新组建的新军,届时进攻河东的军队将不少于十万,数量将会非常庞大。
如此庞大的兵力,绝对能够对河东地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这便是洛阳不断向董卓调拨粮草的原因所在,毕竟要满足十万大军的粮草需求并非易事。
而这也恰好解释了为何李渊能够如此轻易地打听到相关情报,因为如此大规模的调兵遣将和粮草运输,根本就难以隐瞒。
一旦这十多万大军发动对河东的进攻,河内丁原所率领的三万大军也将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无论他们选择进攻河东,还是进攻上党,都可以与河东汉军相互策应,形成强大的夹击之势。
然而,对于李渊来说,他在河东的轵关和上党天井关的重兵却无法轻易调动。
这无疑给了对方可乘之机。
同时,如果再让河北的汉军从太行山策应,那么李渊所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因为他需要分兵去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从而牵制住大量的兵马。
值得一提的是,大行八径作为八处重要的关隘,每一处都需要派遣大量的军队驻守。
按照李渊目前的部署,每一关都有当地的三千五百府兵和六千五百辅兵负责镇守,以确保这些关隘的安全。
这也就是说,如果在河东地区展开战争,李渊至少会有八万大军被牵制而无法调动。
不仅如此,朝廷打算联合匈奴人和乌桓人,甚至在必要时邀请鲜卑人一同参战。
如此一来,李渊除了要在西河、五原、云中、定襄、雁门这四个郡派遣军队驻守之外,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兵力来应对可能的敌人。
即便李渊选择收缩防线,他至少也需要四万大军来防守这些地区。
而根据朝廷所掌握的情报,李渊麾下的大军大约有二十五万左右。
这样一来,一下子就减轻了十二万大军的压力。
如此计算下来,李渊能够调动的军队就只剩下十三万左右了。
然而,朝廷的目标并不是与李渊直接交战,而是通过消耗战来拖垮他。
朝廷知道,一旦李渊的二十五万大军被牵制住,失去了河东这个钱粮重地,他的粮食供应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毕竟,如此庞大的军队需要大量的粮食来维持。
一旦李渊的粮食耗尽,朝廷大军所面临的将是一支饥寒交迫的二十五万大军。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相信,只需稍作努力,便可轻易攻破李渊的防线。
因此,在朝廷的精心算计中,大汉并不需要主动出击进攻李渊,只需要摆出一副出兵的姿态,就足以让李渊陷入困境。
通过这种方式,朝廷有信心将李渊活活耗死。
朝廷之所以如此有信心,并非毫无根据。
实际上,朝廷对并州的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他们深知并州土地贫瘠,资源匮乏,难以支撑起两百万军民的生计。
尽管朝廷在过去的两年里对李渊采取了放任不管的策略,任由他扩张地盘,但这并不意味着朝廷对局势失去了掌控。
朝廷清楚地知道,只要牢牢守住核心地盘,阻止李渊攻入河北地区,那么他们就有足够的手段将李渊困死。
朝廷之所以每月向李渊出售十多万石的粮食,并非出于善意,而是一种策略。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迷惑李渊,让他误以为朝廷对他的态度有所缓和,同时集中力量先稳定住其他方向的战局;二是稳住李渊内部,避免其因缺粮而引发内部动荡。
然而,朝廷最为担忧的是李渊无法养活并州的二十余万大军。
一旦粮食短缺,李渊很可能会铤而走险,劫掠河北地区以获取补给。
这是朝廷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为这不仅会给河北带来巨大的灾难,也会使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
因此,朝廷宁愿每月付出十多万石的粮食与这个反贼进行交易,也要确保李渊的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李渊狗急跳墙,采取极端手段。
相比之下,在朝廷的有识之士眼中,认为对付李渊要比对付凉州叛军容易得多。
凉州叛军在关中地区作战,可以就地劫掠粮食,即使失败了也能够逃回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