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匈奴出使

这二十万石左右的粮食,虽然对并州的消耗来说,并不算很多,虽食之无味,但弃之可惜。

如果李渊真的不顾一切地撕破脸皮,放弃这些每月稳定的粮食,他还真是有些舍不得。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渊决定将目标转向胡人。

如果明年没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的话,他打算效仿北魏,出兵草原,去掠夺胡人。

这样一来,所掠夺到的胡人就可以分配给那些缺少佃户的府兵。

相信这些府兵们一定会非常积极地出兵草原,因为这不仅是在为李渊而战,更是在为他们自已而战。

实际上,通过这次出兵定襄三郡的行动,李渊也从各个校尉那里得到了一些消息。

这次出兵总共三万,其中有一万是禁军,另外两万则是辅兵。

但是,根据那些校尉的说法,在作战的时候,禁军的表现并不积极。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辅兵们内心深处都热切地渴望能够摆脱屯营的束缚,成为府兵。

因此,当他们投入到战斗中时,会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卖力与悍勇。

他们往往毫不畏惧箭矢和石块的攻击,义无反顾地冲锋在最前线。

无论是哪一场攻城战,辅兵们总是冲在最前面,奋勇当先,而禁军则仅仅在旁边起到辅助的作用。

不仅如此,从那些校尉们的口中还得知,禁军的士兵们相当跋扈,稍有不如意就会随意杀人以泄愤,实在是难以管教。

这些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都汇聚到了李渊这里。

说实在的,面对这些棘手的难题,李渊自已也感到有些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去妥善解决。

其实,禁军之所以会如此跋扈,很大程度上也是李渊自已纵容出来的。

当初起兵之时,李渊靠杀将上位,本身就没有什么根基,想要降服这些士卒。

李渊除了施恩之外,那就用恐吓,来威慑部下。

让部下不敢有什么二心。

李渊自已甚至会故意表现出跋扈的姿态。

而这种跋扈的态度自然会对他身边的亲兵产生影响。

这些亲兵们在日后通过晋升成为军官,如伍长、什长、队头等职务后,便会直接领导底层的士卒。

他们成为军官后,为了压服手底下的人,往往会学习李渊平时的做法。

于是,他们将李渊跋扈的一面学了个十足,并将其传播开来,最终影响到了整个军队。

不过,自从李渊入主并州之后,他已经一改往日那种跋扈的态度,开始尝试以更加温和、理智的方式来管理军队和处理各种事务。

然而,这种跋扈的精神,却如同瘟疫一般,随着那些深受李渊影响的亲兵,逐渐在全军中蔓延开来。

这种武夫的风气,就像野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二十多万的士卒,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如此庞大的数量,想要彻底扭转这种风气,实在是难如登天。

再加上李渊所特有的体制——府兵制,更是让这种情况雪上加霜。

在府兵制下,将军与士兵分离,将领只是临时任命,一旦战斗结束,府兵便会回归龙骧府,而将领则需上交虎符,回到武英阁待命。

这样一来,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将领自然也就难以树立起足够的威望来镇压这些骄兵悍将。

这样做并没有造成军队战斗力下降。

李渊巧妙地利用了“拔队斩”这一制度,在战场上强行将士卒与将领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如此一来,虽然兵将之间的关系依然生疏,但至少在战斗中能够保持一定的协同性,不至于让大军的战斗力大幅下滑。

总的来说,李渊的这种种军制,其实是博采众长,既吸收了后世历代王朝的优点,也考虑到了当下的实际情况,可谓是煞费苦心。

尽管其中存在一些小瑕疵,但总体而言,并不会对大局产生太大的影响。

在确保大军战斗力不下降的情况下,将领们依然能够有效地领导军队,而且不会让他们的权力过于膨胀。

李渊之所以这么警惕,原因还是孤身一人,没有亲族可以依靠。

更糟糕的是,他还是个反贼出身,这使得他在人们眼中与主流不符。

在李渊的内心深处,他对任何人都心存疑虑,不敢轻易相信。

毕竟,谁能保证那些心怀汉室的将领不会在某一天突然背叛他,将他的首级献给大汉呢?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他可不想用自已的性命去赌麾下将领的忠诚度。

随着定襄、云中、五原这三个郡的成功攻占,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十二月份。

再过一个月,新的一年就要来临了。

原本热火朝天的并州大地,此刻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然而,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上,一队来自匈奴王庭的使者正马不停蹄地朝着晋阳进发。

这些使者的首领,正是匈奴单于羌渠的儿子——左贤王于扶罗。

于扶罗率领着一支庞大的队伍,带着大量珍贵的贡品,穿越了与西河郡一河之隔的黄河(汉代称大河),与当地设立的东关堡取得了联系。

于扶罗骑在马背上,目光凝视着东关堡这座崭新的军事堡垒。

它矗立在那里,坚固而威严,与上郡仅一水之隔。

堡内驻扎着数百名兵卒,他们精神抖擞,严阵以待。

此外,还有数千名百姓依托着军堡在这里生活,他们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日常的劳作。

于扶罗的目光被一群匈奴奴隶所吸引,他们正为汉人放牧和养马。

这些奴隶们面容憔悴,神情疲惫,显然生活并不轻松。

于扶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

回想起去年的那场战争,于扶罗的心情愈发沉重。

当时,并州牧李渊斩杀了右谷蠡王,消灭了右谷蠡王麾下的三千匈奴骑兵,并俘虏了三四万匈奴人,成功占据了美稷县。

这一事件引发了匈奴羌渠的愤怒,他在年初召集匈奴大军,意图夺回西河,为右谷蠡王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