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醉梦心 作品

第533章 于扶罗的见闻(上)

而领兵出征的,正是于扶罗这个左贤王。

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在东关堡这个地方,他率领的匈奴军队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整整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攻城。

他们付出了数百具尸体,但却始终未能取得丝毫进展。

最终,左贤王于扶罗不得不无奈地选择撤退,带着大军灰溜溜地离开了东关堡。

毕竟打了半天,死了数百人,却依旧看不到攻下的可能性。

匈奴又有多少人口可够消耗。

李渊攻占西河郡,这一举动直接导致匈奴损失了十分之一的人口。

而在今年又相继攻下了云中和五原。

如此一来,南匈奴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仅剩下大半个上郡以及朔方郡这两块区域,其人口也锐减至不到三十万。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南匈奴单于羌渠终于坐不住了。

心急如焚,全然不顾此时天气的严寒,派遣自已的儿子、左贤王于扶罗作为使者,前去拜见李渊,希望能够通过出使来缓解当前的紧张局势。

于扶罗深知此次使命的重要性,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悲凉。

他不禁想起了匈奴曾经的辉煌,如今却落得如此田地,实在令人唏嘘。

当于扶罗一行人抵达东关堡时,早有军户发现了他们的到来。

这些军户整装待发,一部分人迅速前去通报千户,另一部分则毫不迟疑地拉弓上弦,如临大敌般地紧盯着这些匈奴人,以防他们有任何异动。

于扶罗见状,心知这些军户对他们充满了戒备,于是立刻命令麾下的汉人文人前去与军户交涉,表明自已的来意,并请求面见东关堡的守备千户荀日。

经过一番等待后,终于传来了消息。

只见为首的百户点了点头,示意于扶罗可以带领部下跟随他去面见荀日。

于扶罗心中稍安,连忙带着众人紧跟在百户身后,一同前往东关堡的守备处。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东关堡的守备千户荀日,是颍川荀氏的人。

不过,他并非荀氏主脉的成员,而是旁支的旁支,与主脉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当疏远,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了。

在与东关堡的千户详细说明来意之后,东关千户展现出了高度的警觉和谨慎。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派遣一百名精锐骑兵护送左贤王于扶罗及其随行的八百余人,从西河出发,穿越雁门,进入太原,去拜见并州牧李渊。

一路走来,于扶罗率领着他的匈奴大军横穿西河郡。

然而,沿途所见却让他的心越来越凉。

一座座大小不一的军堡宛如钢铁巨兽般矗立在道路两旁,它们坚固的城墙和严密的防御设施让人望而生畏。

于扶罗深知,要想攻破这些军堡,恐怕需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甚至可能要牺牲十万以上的匈奴士兵。

想到这里,于扶罗的心情愈发沉重,绝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意识到,只要并州地区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动荡,他们匈奴人恐怕一辈子都无法收复西河郡。

不仅如此,于扶罗的思绪还延伸到了五原郡和云中郡。

根据他所掌握的情报,李渊这位并州牧绝对不会满足于仅仅守住五原郡。

从收集到的消息来看,并州军正在源源不断地向云中郡和五原郡运送大量的粮食,这显然是在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于扶罗不禁担心,用不了多久,五原郡和云中郡的边境地区也会像西河郡一样,一座座军堡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以李渊的行事风格,他绝对不会止步于五原郡,很有可能会在明年对朔方发起进攻,一举拿下河套平原。

匈奴处境越发艰难啊。

于扶罗哀叹了一声。

离开西河后,于扶罗一路向北,穿越雁门关,踏入了雁门郡的土地。

一进入这片陌生的土地,他立刻感受到了与西河郡的显著差异。

在西河郡,人们的生活似乎是以堡为单位划分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明确的身份——军户。

这种军户制度对于于扶罗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类似的概念。

然而,当他深入了解军户制度的具体运作和作用后,于扶罗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种以军户形式占据边郡的做法,使得当地百姓几乎都成为了军人。

在没有战事的时候,他们以耕种土地和放牧为生;一旦战争爆发,他们便会迅速拿起刀枪,驻守当地的军堡,抵御外敌的入侵。

这种制度与边地一些豪强的作风颇为相似,只不过李渊将其从豪强的手段转化为了一种军事策略,并在边郡全面推行。

如此一来,边郡实行的便是全民皆兵的制度。

于扶罗越想越觉得可怕,他甚至不敢想象,如果这些军户世世代代都为兵,不断地蚕食周围的土地和资源,那么他们匈奴人还有多少生存空间呢?

想到这里,他对匈奴人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不过,令于扶罗稍感宽慰的是,当他真正进入雁门郡后,发现军户制度并未在这里得到实施。

然而,于扶罗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紧接着又听到了一个全新的制度——府兵制。

根据这个制度,府兵被进一步划分为牙兵和普通府兵两类。

牙兵享有特殊待遇,每人可分得五百亩田地,但同时也需要按时前往龙骧府报到点名,并在平日里在龙骧府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相比之下,普通府兵的职责则有所不同。

他们在农忙时节负责耕种土地,而在闲暇时期才进行军事训练。

这样一来,府兵们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专业的职业士卒,另一种则是半农半兵的状态。

无论是牙兵还是普通府兵,他们都被要求保持强大的武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在这段时间里,于扶罗经常能够看到一群群身披重甲的士卒在旷野中进行负重训练。

这些训练场景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府兵制所带来的严格要求和高强度训练。